"); //-->
二.射极跟随器
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一个缺点是,输出阻抗高。这样容易受到外接电路(负载)的影响。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我们开始研究射极跟随器电路。
图2设计跟随器电路
发射极跟随输入信号(基极电位)进行工作。因为其输出阻抗低,可以驱动输出阻抗低的电路。如电机,扬声器。
1. 设计跟随器的特点:输入与输出振幅相同,相位相同Av=1。输入阻抗为R1R2的并联值。输出阻抗很小,近似为0.在加上大的负载时,电路会出现失真,据此,可以通过推挽电路加以改 变 。
2. 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相比,因为不需要在集电极取电压,所以,集电极 电阻RE不需要。
3. 在电路设计的时候,还要注意的是,注意集电极到发射极。之间电压与 电流的,为无功功率的损耗。Pc=Vce*Ic.
4. 设计跟随器一般位于输出级,所以一般的电流比较大。
5. 关于设计跟随器:
1. 首先确定输出电流的大小。例如确定为10mA。(这个是根据需要自己 设 定的)。
2. 根据电源确定基极电压,一般为电源电压的一半,及1/2处。(当 Vcc=15V, 为7.5V)。
3. 判断发射极电压,7.5-0.6=6.9V。
4. 根据电压6.9V和电流10mA,确定RE=690R。
5. 电流为10mA,hFE=200,所以据此推断基极电流为0.05mA,所以偏置 电阻为R1=R2=10K。
6. 根据要求确定高低频率。从而确定电容的选择。
6. 由于射极跟随器1. 频率特性很好。2. 而且输入输出同相位。3. 输入端基极输入阻抗高。所以如果从发射极向基极加正反馈会引起震荡。
三.共基极放大电路
1. 共基极放大电路:
将发射极作为输入,集电极作为输出,基极作为基准电平接地,产生的电路。
图3.共基极放大电路
2. 特点:
电路通过发射极电阻RE输入信号。
输入输出信号相位频率相同。
交流放大倍数Av=Rc/Re 。
输入阻抗低为发射极电阻及接地电阻的并联值,
频率特性好,可用作高频放大器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一个实际使用例子。
3. 实际使用,在电路中,因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,输出反向,且频率特性不容易控制,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共基极放大电路。例如设计视频放大器。
1. 使用时,用共基极放大电路进行放大,用两路射极跟随器作为输出。
2. 由于需要取出电流较大,所以选择使用两级射极跟随器串联。
3. 为了使频率特性更好,用两级跟随器,因为用一级,跟随器的基极电 流取出自共基极电流,频率特性会变坏。
四. 渥尔曼电路
1. 概念:
两只晶体管纵向排列,下面晶体管的集电极,和上面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,上面晶体管的基极交流接地,将其看作一个整体,使发射极接地使用,这便是渥尔曼电路。
图4.渥尔曼放大电路
2. 电路优点:
渥尔曼电路,是将输入电压变为电流的的可变电流源,和频率特性良好的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集合。
1. 具有与共发射极电路一样的输入电阻。
2. 具有共基极电路的频率特性。
3. 电路特性:
1. 放大电路的交流放大倍数仍是,Av=RC/RE.
2. 输入输出信号反相。
3. 输入阻抗为偏置电路的电阻并联值。
4. 输出阻抗为集电极电阻本身。所以在长距离输出信号时,同样需要添加射极跟随(因为杂散电容的存在,会形成低通滤波器,会使得电路的频率特性被破坏)。
5. 电路的频率特性,由上面的晶体管体现,因为下面的晶体管的电压增益为0,所以不体现。所以选择是上面的晶体管要选用频率特性好的晶体管。下面的晶体管则没有要求。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